close
  2010年9月22日星期三,天氣晴。
  
  今天是月圓人團圓的中秋節,放假一天,本想趁機去宜蘭走走,但馬麻一早起來,無意間看到阿亮攤在桌上的數學作業寫的一團糟,分明是觀念不清的結果,只好等阿亮起床後,母子倆苦命的坐在桌前重新上課,還好只要一點通就處處通,馬麻一面教,一面弄大家的早午餐,沒有花很多的時間,就完成了任務。不過因為阿亮起床本就晚了,弄完了數學也已將近下午2點了,明天還要上班上課,宜蘭是去不成了,把拔找了一個短短的步道,我們要去走石碇的淡蘭古道外按段。

  淡蘭古道外按段又稱為外按古道,由雙溪口至石碇老街,全長約2公里。是石碇鄉公所最近幾年才重新整理對外開放的一條小小古道,在清嘉慶年間,由於經歷了朱一貴及林爽文事件,並且為了實施屯番制度,因此清朝對北三貂防務相當重視,在北台山區先後修築了許多山道,所以古道的最早的意義為防民亂番害的軍事意圖,古道影響社會生活是藉由軍事防備而使得區域具安全性,也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安溪人使用此交通路線湧入北拳山山區開墾,因此古道的形成正是石碇等聚落得以成形的主要命脈。依據文獻中對淡蘭古道石碇段的記載,淡蘭古道路線是由臺北的艋舺經古亭村,經過觀音嶺腳至深坑街,再經楓子林出口石碇街,穿越烏塗崛嶺,涉灣潭渡經鶯仔瀨、石槽坑、四堵寮到達金面頭分水崙下領,經由礁溪街入噶瑪蘭城。到了嘉慶末年,為了開闢農田種水稻,古道在此則轉換了另一種涵意,為了灌溉水稻,先民利用家鄉的農田水利技術在此地開墾新的生命,由於楓子林之山中水澗水源不足以種植水稻,因此必須取自景美溪水源,所以就沿著舊時古道而開挖出長達三公里的水圳,此時的古道不但具備生活空間的連結角色,更是生活緀濟來源的重要關鍵。同治年間,樟腦與茶的出口貿易才剛開始,同時也影響台灣本身的經濟結構與社會結構,以楓子林、石碇兩地來說,社會經濟不再是以種植水稻為主,取而代之的是茶葉與樟腦,生產茶葉須要有人從事採茶、製茶、茶師及包裝,生產樟腦也一樣,因此,古道便成為運送此類經濟作物的主要交通幹線,通行的大多是挑夫和商旅。茶與樟腦的生產,使古道成為重要經濟路線,在這樣的路線規劃下,楓子林及石碇便成為艋舺來往噶瑪蘭間中途重要街庄,也因淡蘭古道經過石碇而帶來石碇西街一帶的繁榮。隨著時代變遷,昔日的淡蘭古道早已被現代公路取代;幾年前,北宜高速公路施工單位在石碇整地時,部份淡蘭古道及古水圳的遺跡出土,引起地方人士的重視,於是鄉公所在北宜高通車後,沿著石碇溪岸重建了這條「淡蘭古道」步道,以供遊客休閒健行,及緬懷昔日的淡蘭古道風采。

  我們從桃園走中山高速公路往北,接建國高架橋走到底,經辛亥路再上北二高辛亥聯絡道直行到底接文山路(106乙縣道),繼續走到底過國5石碇匝道後右轉,步道入口就在106與106乙交叉口的小小商店街旁。此處名喚雙溪口,因為是附近的永定溪與石碇溪的交會口,一百多年前,船隻可經由這個溪谷航行至石碇老街。而這兩條溪匯流後,成為景美溪,流經木柵,最後注入新店溪。入口處有一個停車場(旁邊還有廁所呢),約可停十多台車,我們到時早已停滿了車,連外面的路旁也停了很多車子,顯然此處是一熱門所在。

  跟別人一樣把車在路邊停好後,我們走回停車場的入口處。淡蘭古道按外段的入口就在景美溪旁,以一座紅色的淡蘭吊橋通往彼岸,停車場與吊橋間有一棟2層樓高的雅緻建築,那是一家臨溪的景觀餐廳,名字叫做「甜客廳」,餐廳的側面是一條長長的人工水塘,裏面養了許多又大又肥的錦鋰,後方則有露天的茶座,可以坐在那兒一面品嘗美食,一面欣賞美麗的山水,生意很好,一直有顧客絡繹不絶地進出著。


導覽圖


古道入口處有”石碇”的標示


古道入口有漂亮的”甜客廳”餐廳


餐廳養的錦鋰又大又肥又怕人

下方溪谷有很多人在玩水

  我們穿過餐廳走向淡蘭吊橋,吊橋前有個小小的觀景台,可以在此佇足賞景;吊橋不大,約2人的寛度,一次限制30人通過,不過大概很少有機會這麼多人同時通過吧!下方的景美溪谷風景十分幽美,有許多人在河畔嬉戲,站在橋中央往溪水的上、下游望去,真是景色如畫呀!




順著餐廳外側的臨溪步道往淡蘭吊橋行去


淡蘭吊橋上


淡蘭吊橋的兩頭都設有觀景台,此處有木梯下去溪谷


山水雲前輩的方向指引牌

  通過淡蘭吊橋,左側又是一處觀景台,且建有涼亭,有不少人坐在裏面納涼,吊橋的側面有路通往下方的溪谷,難怪有那麼多人在下面玩水。阿亮看了很是羨慕,也想下去,不過那得要先走完步道才可以囉!

  我們順著右方向上的階梯繞行至上方的步道,一小段水泥路後,再走上一道木梯,路旁又是一個觀景台(這裏的人真的很愛觀景台吔),站在觀景台上,可以往下看見淡蘭吊橋橫恆於溪谷之上,在陽光的照耀下,很是美麗。


過了淡蘭吊橋是一道水泥石階


石階上方有拓印柱


石階再上是木梯


木梯盡頭是觀景台




由上方觀景台俯視淡蘭吊橋與景美溪谷

  繼續往前進,接下來的步道一邊是順溪而行,而另一邊則是一根根巨大的高架道路的石柱,原來我們走在國5北宜高速公路的下方,雖然上方車流量很大,但走在下面的車聲並不大,可能路面的水泥夠厚,反倒是巨大的水泥柱把天空上那焰焰的秋陽給擋住了,讓我們稍稍減少了烈日撲面的灼熱感。




北宜高速公路的高架石柱時時出現在古道各處

  在高架橋下走了一段時起時伏的路,因是人工水泥步道,走來十分輕鬆,路邊常有許多椅子供人休息,簡直就像河濱公園一樣,如此的路大約維持十分鐘左右,終止於一條產業道路,產業道路往左下通往外按橋,連接外面的106乙線,我們往右上走,約走了100公尺的產業道路,在一個轉彎處,由左側的一個小缺口,又再進入古道。


走在北宜高速公路的高架石柱下方

路上時時有椅子供人休息




古道的第一段止於外按橋旁


往產業道路繼續走

  此處的古道口的兩側種了密密的針葉樹,綠意夾道,挺有意境的,可惜樹還不夠高,且數量太少,還不成綠色走廊。繼續走是以石板鋪面的道路,約再走數百公尺,是一處很大的休息木棧區,有觀景台,有涼亭,有些人在此泡茶休憩。木棧區的底部有2條路,一條是往右上的木梯,通往上方的產業道路,左側往下的路才是古道。


又進入古道了,入口處是新栽的針葉樹


休息木棧區

  我們往左下繼續前行,走了一會兒,石板路盡了,路面變成碎石子鋪成的,噓~,總算有一點兒郊外的樣子了,人工化的步道好走,但無聊。兩側的植物除了竹林外,多是各種低海拔的樹木,伴隨著下方潺潺的流水,這才是我們想走的古道嘛!








總算有點古道的氣氛了

  我們悠悠哉哉地漫地往前走,走過一個涼亭後,涼亭附近的樹上釘有一個寫著「石桌潭」的小小路標。再往前經過一個木橋,橋下有許多孩童在玩水,也沒穿泳裝,只穿著一條小內褲(包括小女娃兒)趴在水中,令人想起古早時的歲月。再走不多遠,來到一座倚著溪岸山壁高起的木棧道,此處綠蔭扶疏,下方水流清澈,水中大魚小魚往來翻騰,真是超漂亮的,據說此處的下方就是早期石碇地區引流景美溪溪水的古水圳遺跡,可惜被棧道擋住,看不見了。






又是一觀景涼亭,附近有”石桌潭”的標示


古道中的木橋


木橋下有人在戲水


很多人在下方溪水中玩耍


藍色的溪水清澈,水中魚兒游來游去




古道中最漂亮的一段


古水圳


現代與自然共存

  我們在木棧道上流連好一會兒才往前走,登上一道木梯後,再走一小段路,就離開了古道,古道口的對面,隔著產業道路就是筆架山的登山口,把拔站在地圖前研究了好半天,大約是心癢難搔,計畫何時要來爬吧!


筆架山導覽圖

  我們從左邊走去,走過員潭子坑橋後,此處亦有一處登山口可上筆架上,沿著產業道路往石碇老街的方向走,因為左側每隔幾十公尺就設有一道通往下方溪水的石階,阿亮忽然間就愈走愈慢,最後忍不住開口問:已經快到石碇了,可以下去玩水了嗎?噗吃~,這小子今天走這條古道沿途大概都在想如何才可以下水去玩吧!於是我們終於如他所願,往下走去。


快到員潭子坑橋了


員潭子坑橋到了


筆架山入口


古道最後一段往石碇的產業道路


石碇西街

  台灣這幾年環保意識抬頭,到處的溪流常都處於護溪禁漁的情況下,此處也是如此,水中的魚又多又大,看到人來四處逃竄,一時之間水波四濺,阿狗見了,血液中的獵犬基因沸騰起來,興奮地跳入水中不知在追逐什麼,胡跑一通,弄得全身溼淋淋的才罷休。倒是阿亮,下來了又不玩水,只笑吟吟地看著吉米發瘋,玩了一會兒後,我們就上去繼續往石碇前進。




終於下到溪邊玩水了


景美溪禁止捕魚

  這裏是石碇西街,溪岸的兩側都有住家,我們行走的右側多是較古舊的建築,是早期為湧入石碇做生意的人提供住宿的所在。至於對面的左側,則是較後期新建的新式大樓了。


溪水的一邊是古早的石碇西街,一旁是現代的高樓大廈

  走在石碇西街的小巷中,已有居民升起火開始烤肉,去年阿亮還吵著要和大家一樣在中秋節吃烤肉,今年則說不想吃油膩、不健康的烤肉了,小孩子的喜好真是多變啊!

  石碇西街走到底是石碇國小,石碇國小歷史悠久,是一所百年小學,創立於日據時代明治37年(1904年),舊稱「石碇公學校」,是石碇地區最早的小學,旁邊有一寺廟-集順廟,是石碇附近鄉民的信仰中心,可是很奇怪的是,1樓是集順廟,2樓卻又是明德宮,一佛一道,聚在一起,奇也怪哉。夾在集順廟與石碇國小中間有一大廣場,這裏以前常有許多山區居民由山上將物品挑至此販賣,此三角地帶因此聚集形成為一個中午市集,交易熱絡人群來往繁忙,愈來愈多人往石碇湧入開始做生意,石碇西街便有讓商人住宿、休憩的旅店,後為改善生活品質於是搭起竹編牆來做生意,後來改砌石牆,建築形式為柱腳與溪谷呈四十五度角的吊腳樓,石碇西街自此成為一獨立的街市型態。


有百年歷史的石碇國小


集順廟與明德宮在同一座樓上




石碇的吊腳樓

  石碇國小內有許多人在玩耍,我們從國小與集順廟中間的小巷子鑽入,走至後面的烏塗崛溪畔,此處有一棵高齡80多歲的老榕樹,名為「昭和太子樹」,是大正12年(1923年)時,學校為歡迎日本皇太子(後來的昭和天皇)來台,特別種植的,非常高大而茂密。旁邊設有座椅,已有人坐在此處,吃著月餅聊起天來了。我們順著小小的溪畔步道往前走,前面另有一條今年剛整修完成的「石碇親山近水步道」,長度與外按古道差不多,把拔想連著一起走,但馬麻因這2天精力湯喝太多了,一直想跑廁所,面有難色,阿亮在旁助陣,於是把拔立刻識趣地改口說下次再走。


昭和太子樹

  不趕著走另一個步道,時間就充裕了,我們走過溪上造形獨特的拱橋(橋頭旁建有紀念已往此地煤礦工業的煤礦工人採礦的銅像),繞到石碇東街,看到路旁有名的「王氏豆腐店」,本想吃吃他們的豆腐和豆花,但因把拔計畫到附近有名的「九寮坡」餐廳吃晚餐,不想先把肚子吃脹而做罷。後來我們在老街中心的廣場上吃了冰淇淋和桂花冰砂,再買了一點手工做的麵線後,怕天色早暗,就打道回府了。


石碇黑金的興衰


橋頭的煤礦人雕像


路上有時會見到以往運煤車的軌道


右邊是石碇老街,左邊是石碇國小


往石碇老街走去


石碇有名的王氏豆腐店


我們在老街內的廣場喝冷飲

  回程的路上人好多,可能因為這條路的前半段較無樹蔭,如太陽未下山會覺得日曬逼人,所以反而在黃昏時人潮一撥撥地來來去去著,熱鬧的不得了。

  回到車上,馬麻不知為何覺得特別累,腳又痛,2位男士都很有紳士風度,異口同聲地說不要去餐廳吃飯,直接回家吧!路上經過文山路上的水果店,這家水果店的西瓜特別便宜,馬麻特地停車買了不少水果,果然物美價廉,阿亮要求買了一顆椰子,現剖現喝,之後便快樂地踏上了歸途,結束了我們的中秋之旅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y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