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  2010年4月25日星期日,天氣晴。
  
  下了好幾天的雨,直到昨天黃昏雨勢方歇,我們跑到家附近五酒桶山的溪谷旁等天黑,看看可不可以等到螢火蟲(嘿嘿!其實我們已經連續等二個禮拜了),把拔連相機腳架都架好了,準備追尋螢火蟲兒的芳蹤。可惜等到晚上七點多,天已黑透,連一隻也無,鎩羽而返。今天一早,天空晴朗的要命,可惜中午要去奶奶家聚餐,不能去太遠的地方,在奶奶家吃完火鍋後,我們就趕緊火速出門,今天要去大溪的大艽芎古道,爬山兼賞油桐花。

  大艽芎古道(又稱大艽宮古道)位於大溪頭寮附近,「大艽芎」的命名是因為這裡曾經長滿九芎樹,以閩南語加以命名,是聯絡大溪與湳仔溝、百吉、阿姆坪之間的古道,山區的茶、竹筍等農產品依靠這條山路古道運至大溪市集販賣,在北橫公路(台七線)百吉隧道未打通以前,居民必須翻越新溪洲山及頭寮山一帶的山嶺,以往返兩地,公路通車後,古道便乏人行走而沒落。民國八十六年間,大溪鎮公所才加以整修,做為休閒登山之用途。

  我們走北二高,從大溪交流道下去左轉,直行到底遇紅綠燈左轉台3線往大溪方向,走到底右轉台3線與台4線共同路段,繼續直行台4線,看見往兩蔣園區的指標,左轉台7線,上坡直行過頭寮後,見中油加油站,路旁立有「往大艽芎古道」的指示牌,右轉旁邊產業道路,往內行約1.3公里,遇岔路,前方和左方均為小小路徑,只有右方往上的路較大,往左的小路口即標有「大艽芎古道」。因現在正是油桐花季,雖然我們到達時已過下午4點,但路邊的車還是停得滿滿滿,還好有一台車正要離開,馬麻順勢要停進去時,由後照鏡發現一台休旅車竟然不顧我們已倒車準備進入,還加速要硬搶車位,馬麻只好不管角度還沒喬好,立刻倒車,結果果然多喬了好一會兒才停好車,ㄘㄟˊ~!


停好車,準備進入產業道路
 
  從這裡出發,要再走800公尺左右的鄉間柏油路,才能到達大艽芎古道的登山口,這條路很小,路口有豎立公告,規勸遊客勿開車進入,但我們走入後,發現還是不斷有人開車進入,路人得緊貼著路邊讓路給車子,實在太可笑了。


勸告遊人車輛儘量勿入的牌子


剛入產業道路


總是有沒公德心的人將車駛入小小的產業道路與人爭道

  進入小產業道路後,兩旁是鄉間菜園,有老農在田間種菜,路上熙來攘往的人群不斷,約200公尺後,路的兩側變成二座超大的水塘,那是附近農田灌溉用的埤塘,水利會分別將兩埤命名為「新福圳」第1號、第1-1號池,當地人則稱之為「頭寮大埤」,兩池共可灌溉240公頃農地。道路從兩埤塘中間穿過,將埤塘分成左右兩池,右池小,左池較大,左埤塘的中間有一小島,島上有一小土地公廟,這就是著名的大埤土地公了,雖然其內的土地公早已遷居至附近的新土地公廟-福昌宮,但留在原地的小土地公廟,因變成了全台獨一無二的水中土地公廟,反而擁有較高的知名度。


產業道路一邊是大草原


一邊是菜園


頭寮大埤

  我們順著頭寮大埤往前走,路旁有些民居,由此抬頭已可看見前方一簇簇的白色油桐花開滿了山頭,往回走的路人手上或頭上也都戴著編好的油桐花環,馬麻這才想起,忘了帶幾根鐵線來穿花環了。


一抬頭已可見到油桐花開了滿山

  慢慢地,開始進入樹林區,還沒到登山口,路邊就開始陸續有油桐樹了,滿樹花兒開得火辣辣的,白白地落了一地,有小朋友站在樹下,仰著頭等著剛掉落的新鮮的花朵好穿花環。轉過一個彎,開始爬坡了,再往前走些,左邊一個小小的階梯上,「大艽芎古道入口」的標幟立在路旁,繼續直走不遠則是產業道路的盡頭,大艽宮就在路底,小小的廟由鐵皮屋建成,裏面供奉福德正神,宮後亦有山徑往上,此為大艽芎古道支線,主線與支線可連走成一圈O形。


產業道路走到一半,即將進入山林區


路上開得火辣辣的油桐花

  我們從大艽芎古道的主線進入,由於山路頗有一些坡度,登山口旁設有一圓桶,桶內密密麻麻插著許多的竹枝供登山者取用為登山杖(真是好心),我們一人拿了一支。


大艽芎古道的入口,旁邊的圓桶內插滿了竹枝供人取用為登山杖

  山徑一開始就是原始的泥土山徑,剛進入沒多久就遇見岔路,往左可繞回頭寮大池(約10分),往右則至觀景台我們取右繼續往上走。可能因為連續下了好幾天的雨,一路十分泥濘,且因一路向上,由大大小小的石塊鋪成的山徑濕得溼滑,雖然這條古道經過地方政府的整治,在古道原始的石塊路徑旁另以木條夯土鋪設了人工步道,避免滑腳,但我們就是喜歡走原始的石塊步道,只是隨著坡度愈來愈陡,加上石塊上布滿了青苔,最後為免滑腳跌個狗吃屎,也只好往人工步道靠攏了。


古道入口處的飲食攤


古道山徑古樸有趣


山徑上油桐落瑛紛紛


由山上俯視山下城鎮


山徑上有古道與新建的人工步道


我們愛走在原始的古道上

後來古道較陡處,怕滑腳還是不得不向人工步道靠攏

  古道一路均為林蔭山徑,感覺與龍潭的小粗坑古道,或是附近的打鐵寮古道有些類似,也剛好都是以油桐花聞名,所以每年4、5月時的人潮非常洶湧,如怕人擠,可以避開這個時段,就可以獨享清閒的山林了。


此處油桐大大的出名

  往上的山徑小小的,如遇反方向的人,會車時要小心翼翼地縮著身子,還好大家都很有禮貌地互相禮讓。原本剛開始走的時候還覺得有些春寒料峭,但一路的上坡後,很快地就走得汗流夾背了。


古道時有狹窄陡上的路段

  慢慢地走了約半個鐘頭後,到達稜線上的鞍部,有一「大艽芎嶺休息站」的標示,這裏是各路交匯之處,有人在此賣飲料,由此往左可至慈湖(50分)、百吉林蔭步道(120分)及白石山(210分),直行向下可至龍珠灣(35分),往右則可往溪州山及觀景台;我們的目標是觀景台,所以繼續往右走。


大艽芎嶺休息站


大艽芎嶺休息站是各路交匯之處

  上了一個小小的緩坡後就到達了大艽芎嶺溪石亭,由此可俯瞰下方的大溪台地,很多人到這兒休息後就回頭了。我們沒有停留,繼續往前行。


溪石亭

  接下來的路時上時下,沒一會兒又遇到岔路,往左可至結緣亭、溪洲廟(150分)及石門水庫,我們順著右側山徑繼續往上走。由山徑上可以不時看到下方的頭寮大埤,有名的水中土地公廟非常清晰地立在水中央。


俯視頭寮大埤


由山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水中央的大埤土地公

  再往前走,遇見一群娘子軍帶著一個小女孩往回走,她們看見吉米,吱吱喳喳地批評吉米好胖,小女孩突然石破天驚地說:牠一定是懷孕了。ㄏㄚˊ,我們家吉米是公的吔!把拔大受打擊,口中喃喃自語著:明明是壯,怎麼會是胖呢?哇哈哈哈!超好笑的。


山徑上的休息椅

  再往上遇見一座大電塔,過了電塔又是一個左右中的3條岔路,僅在中間的路上有標「菩提嶺觀景台」,不知其他兩條路往何處去。我們由中間往上行。


過了溪石亭後,道路轉為上上下下的斜坡路

  上了這道坡就到達觀景台了,這兒的視野不錯,還設有一個水龍頭呢!我們在此休息了一會兒,繼續往上走,約200公尺又遇岔路,我們取右上行往大艽宮方向走,上了一個小坡,經過一塊平台後,即進入下坡路段,山徑沿著山勢邊緣開闢,一邊是山崖,以「之」字形陡下,算是整段山路中最驚險的一段,不過不算長,幾百公尺就結束了。


菩堤嶺觀景台


菩堤嶺觀景台的的視野不錯


由山頂往大艽芎支線下山的路是全程最陡的一段

  山徑回到一般的泥石路面,經過一小段鳳仙花盛開的路段後,進入了油桐密集區,原來大艽芎古道的油桐主要是分布在支線,一路花兒落在樹下,鋪成花徑,只可惜因地面潮溼,花兒都被弄得髒髒的,沒有辦法表現出雪白的美景。




大艽芎支線的油桐比主線多很多


沒有油桐的路段也有漂亮的鳳仙花

  古道支線旁似乎有大型寺廟,一路上設有許多觀音像,在一處的岬角,更有露天的祭台,觀音端坐其上,以慈悲的眼神俯視下方子民。


大艽芎支線沿途常見神佛


大艽芎支線常沿山邊稜線,可一路欣賞山下風光

  這一個方向的山路有好多岔路,幾乎都沒有標示方向,我們以下方大埤塘判斷方向,倒也沒有走錯路,很快地就回到了大艽宮。


後方是大艽宮,宮旁的山徑即為大艽芎支線的入口

  下山時已六點出頭了,天尚未全黑,但山下的人、車都已散去,只剩廟前一群野狗對著吉米窮追猛打。這條古道走來清清鬆鬆,我們慢慢地走了一圈,也花了約2個小時,算來是剛剛好的運動量。


白白的油桐花落在姑婆芋大大的葉片上,別有一番情趣

  今天剛出門時,聽到警廣報導北二高靠近基隆約3公里處走山,當時的報導聽起來似乎情況不算嚴重,且無人傷亡;沒想到回家時,再聽廣播,已變成疑有人車困在50萬噸的泥石堆下,晚上外公急著到處撥電話確認心愛的子女們個個平安。這件不幸的事件經投入大量的人力搶救,最後掘出了3車4人,全部罹難,造成了4個家庭的悲傷,真是世事難料,在此謹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及上帝的祝福,願所有往生者進入遠方的極樂世界,也願他們的家人早日恢復心靈的平靜,更希望不要再發生類似的意外事件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y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