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  2009年8月4日星期二,天氣陰轉雨。

  今天早上馬麻起不來,所以請休假在家睡覺,阿亮起牀後見到馬麻在家,喜出望外,竟然自動建議找個地方去走走,那當然一定要答應囉!但因晚上他要趕回來上英文課,所以決定去久違的陽明山走走。

  因為久未去陽明山,阿亮要求去竹子湖吃他愛吃的駝鳥肉,怕走完再去吃來不及,決定中午不要煮飯,直接去竹子湖吃中餐。

  東摸摸、西摸摸的,到達竹子湖時已將近3點了,點了駝鳥肉、炒高麗菜、炒空心菜、茄子、炒香菇、茶油麵線及一鍋香菇筍片湯(把拔有些感冒特別要求要喝湯),後來老板娘又送了一盤炸豆腐,吃的好撐。

  今年暑假常遇到下雨天,山上的天空陰沈沈的,昨天台北下午下了傾盆大雨,隨口問餐廳員工會不會下午,果然獲得一個模稜兩可的回答,算了,碰碰運氣吧!決定去擎天崗走金包里大路。

  「金包里大路」又稱「魚路古道」,為陽明山國家公園最熱門的明星古道,所謂「全程」的魚路古道,應從金山磺港漁村至台北士林,約30公里。百年以前,金包里(金山舊地名)漁民利用這條古道,擔著魚貨翻山越嶺,至芝蘭堡(士林舊名)販售,然後再越嶺返回金包里。狹義的「全程」魚路古道,則是指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,北起金山八煙的「綠峰山莊」,南迄陽明山山仔后菁山路 101巷的「菁山小鎮」。若以擎天崗的金包里城門為界,以北為「魚路古道北段」,以南為「魚路古道南段」。魚路古道南段以通過絹絲瀑布,又稱為「絹絲步道」。魚路古道北段原已堙滅,民國82年,國家公園工作同仁經由調查探勘,才自荒堙蔓草中發現這條古道,委託專家妥善規劃,於沿途設自導式解說牌。我們今天選擇走的是魚路古道的北段,從擎天崗的金包里城門向金山方向走。

  我們停好車後,先走上擎天崗草原,草原口是嶺頭喦土地公廟,它的後上方為嶺頭喦,是早期先民往來販魚時的休息地,據說日據時期物資不足,日人禁止黑市買賣,魚販或雞販從此路挑貨販賣時,如在嶺頭喦土地公廟祈禱膜拜,往往會有較好的收益,如擲茭杯向土地公祈求平安、賺錢的心願獲得聖杯,沿途雞就不會亂叫,驚動警察。


擎天崗的雍來礦場跡地


擎天崗停車場,天空陰沈沈的


吉米好奇惹初生的幼犬


幼犬的娘發現了,追打吉米

  沿著往「風櫃口」的標示往前走,雖是非假日,山上的人仍然很多,往右看可以看到擎天崗草原上大人、小孩、牛和狗夾雜在一起的熱鬧景像。一隻大小和吉米差不多的黑狗不知何時跟著我們走,表情很自然,有時在前方帶路,遇到馬麻和阿亮落後時還會停下來等待,摸摸牠還笑嘻嘻的回望你,沿途兩側是一望無際的芒草,雖然芒花季尚未到,但放眼望去一片草海隨風搖動亦十分動人。


往風櫃口的方向走


即使是非假日,擎天崗一樣熱鬧滾滾


擎天崗的牛今天有出來見客

  從這條路直走可接風櫃口,左方則可接金包里大路,因我們的目標設定為金包里,所以向左走。從擎天崗往金包里有二個入口,較後方的是「河南勇路」,入口處有城門,為傳統的魚路古道,河南勇路一詞的由來是在大嶺(擎天崗)附近有個「河南營」,乃是清領時期由中國各省抽調至台灣防務之用兵,之後台語統稱這些兵員為「河南勇」,當時因需在台北府及及金包里兩地移防,所經路線以大嶺、山豬湖的路線最近,而沿途路況定期維修,是以當地才有「河南勇路」之稱。至於先遇到的一條是「日人路」,則是日據初期,明治三十一年(1901)時日人另闢一寬六尺之大路,採迂迴路線,路線較為平緩,稱為「日人路」,又因可拖砲車,故又稱「砲管路」。我們去時走河南勇路,一路均是向下的石階,出了城門,轉過一個彎道,景色乍然一變,嘩!滿山遍野的芒草,遠方雲霧緩緩地從下蒸起,裊裊而上,我們站在制高點上,極目向下望,有一種豁然開朗的視覺效果。


小黑一直跟著我們走


日人路口立著往八煙的路塌了,只能通行到上磺溪


金包里大路的城門

  河南勇路從山頭直線而下,全程為石階構成,一路上有與多與日人路交會的十字路口,路旁時有說明板說明古地名。我們一路經過嶺腳坪、二層坪,過了二層坪後,是一道陡坡,舊稱百二崁,據說這道斜坡共有一百二十個階梯,沒去數它,也不知是真?是假?在百二崁下方的右側有一塊大石頭,先民稱為「大石公」,是金包里(金山)到八芝蘭(士林)道路整修的分界點,大石公以上的路段由草山、山豬湖居民負責;大石公以下則由金包里的人負責,這也呼應了當時日據末期,日人實施的保甲制度,每一戶人家需提供壯丁義務勞動。


擎天崗通往金包里大路的路

初入河南勇路


阿亮出了城門還很開心


走了一段向下的階梯後,阿亮開始煩惱上山時的痛苦


河南勇路一路都是階梯,兩旁草長過人




走在河南勇路上,下方大油坑的硫磺氣直上雲霄


河南勇路上常有與日人路交錯的路口


浩瀚的草海,有塞外的fu






百二崁




大石公

  再往下走沒多遠,突然進入森林,原本的草原景觀與森林之間幾乎沒有什麼緩衝區,感覺非常突兀,但森林中的景觀又是令人驚喜的幽雅,不似一般粗放的原始山林,也不像過度雕琢的觀光勝地,走在其中反而另人有如身在古典小說中所描述的山林風光,例如大觀園或圓明園之類的庭園。


前方突然進入茂密的森林




林中綠蔭小徑,典雅非常


  林間小徑循著百二崁溪而行,百二崁溪溪流潺潺,古意深深,向內行,先經過「賴在厝地」,早期曾是凱達格蘭人及漢人拓墾之地,被稱為「番坑聚落」,過去先民曾耕種的舊梯田,如今已成一片栗蕨草原,再向前走,左側路邊有一座十分古老的土地公廟,恭敬地朝拜祈求平安與健康。




百二崁溪十分優美

  從到達陽明山天空即是一片灰色厚重的雲層,心中一直擔憂會下雨,果不其然,從進入森林,遠方即傳來陣陣悶雷聲,過了土地公廟,開始有些稀疏的雨滴穿過林木滴下來,就在此時,把拔帶著吉米回頭來找馬麻和阿亮,小黑沒和他們一起回來,自行往下續行了。把拔說許顏橋就在前方不遠處,因雨勢不大,馬麻決定往前走到許顏橋再回頭。


土地公廟
  繼續往前走是憨丙厝地,此厝地為早期的店仔地,專賣草鞋、糕餅、飯粥及簡易器具等服務過往旅人,現已由國家公園復舊整建為展示站及休憩涼亭,遊客至此可於休憩亭內稍作休息,並藉展示站內的解說牌了解金包里大路石屋、石橋及石階步道的打造方式,我們走到這裏,雨勢突然轉大,想在涼亭內躲雨,一進去,才發現亭子沒有屋頂啦!只好往下衝,可是這兒剛好是一處石片砌成的斜坡,在樹林的遮避下生滿青苔,一遇雨水,滑溜溜的,只好半跑半走,還好沒一會兒就到了許顏橋。


憨丙厝地的涼亭,內有打石場的說明


吉米路上涼亭的椅子上


林中山徑被青苔覆上一層綠

  許顏橋算是金包里大路的中點,拱型的橋面跨越百二崁溪,溪水琮琮,橋上青苔將橋點染成青綠色,十分雅緻。最早的許顏橋修築於西元一八九六年,搭建於金包里大路所經三條溪溝中最寬的上磺溪河面。許顏係一人名,石門人士,以製茶為業,其正確的名字應為許清顏,此橋即為許清顏所修,當時修橋的動機應是擔運茶葉所需,因由石門擔運茶葉經此需過溪,為防粗茶濺水潮濕,影響品質,才有此橋。由於是許清顏修築,再經大家口耳相傳,就變成橋的名稱。此橋於日據時代已遭沖毀,新橋係由國家公園考據其拱型舊觀於85年復舊。雨愈來愈大,打得我們連眼睛都睜不太開了,把拔拿出雨衣給馬麻和阿亮穿,自己則因嫌太熱不穿,然後就帶著吉米先向上方跑去。




許顏橋


許顏橋旁往八煙的日人路封閉了

  穿著雨衣果然很熱,馬麻和阿亮走了沒一會兒,也受不了熱,乾脆脫了雨衣低著頭淋雨趕路,往回走的路約到一半時,雨漸漸停了,不過大家都已成了落湯雞了。


淋了雨,馬麻全身都溼透了

  不想一直走原路,我們在某一個岔路口轉入日人路,坡度較緩,但路程較長,一路均為泥土小徑,景色與陽明山上的其他步道類似,兩旁依然是草長過人的芒草叢,走到最後,通回擎天崗。


日人路的指示標誌


回程走日人路,較平坦


日人路進入擎天崗的入口

  回到停車場,天色也有些暗了,渾身溼淋淋的,趕緊回家洗澡換衣服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y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