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東北角有許多的山脈,也有許多的步道,這次我們去的是「小粗坑古道」。

  「粗坑」原是此地小溪的名字,主流稱為大粗坑,支流稱為小粗坑,小粗坑古道是日據時代闢建,沿著小粗坑溪溯溪而上的小徑,據說小粗坑古道當時是一條「牛車專用道」。我們走中山高速公路轉62號快速道路,從瑞芳匝道下去後轉102公路,在九份、侯硐公路叉路口,右轉往侯硐的北37公路,看到「弓橋社區」的招牌就到了。

  北37公路順著基隆河谷而行,一路上看到溪谷,阿亮直嚷著要下去玩水,把拔和馬麻口徑一致:等爬完山再說。小粗坑古道在路的左側,路口有一個小型停車場,大約可停五、六部車(其實這邊的道路很寬,車又很少,到處都可以停車),我們停好車後即往上行,一開始是水泥產業道路,走了一會兒才變成窄窄的碎石路,有幾台車停在這兒(旁邊的空地看起來曾規劃為停車場)。

{###_dylanc98/1/1866056813.jpg_###}
小粗坑附近山道的地圖

  往前走過了兩條漆成綠色的鐵橋(下面就是小粗坑溪),左彎開始踏著階梯往上爬,走沒幾步回頭一看,嘩,好漂亮的景色,正在陶醉,沒想到天空開始滴雨了,雨滴大大的,稀稀疏疏的,阿亮趁機提議打道回府,把拔不依,決定先往前走,若雨勢加大再說。

{###_dylanc98/1/1866066023.jpg_###}

{###_dylanc98/1/1866066029.jpg_###}
鐵橋很窄,走起會振動哦,阿亮故意用跑的過去

{###_dylanc98/1/1866066032.jpg_###}
山道一開始往上的地方,下面就是小粗坑溪

  這條山路其實也不算很陡,但因未太過人工改造,所以依著山勢有些大小石塊,走的有些踉蹌,再加上可能爬的人不多,所以頗多青苔,有些滑腳。好玩的是走著走著不但雨停了,天空又出太陽了,這讓把拔自嘆諸葛再世啊。

{###_dylanc98/1/1866066025.jpg_###}
山勢平緩

  聽說山腰上有一間已廢校的猴硐國小小粗坑分校,校園景緻不錯,但我們找了半天沒找到,只看到幾間民房,還有幾塊殘垣斷壁,後來倒是看到一處寺廟的小門,上面註明遊客勿擾的字樣。

{###_dylanc98/1/1866066024.jpg_###}
路邊的民房,去時看到幾個人在門前徘徊,回程時裏面已響起振天的卡拉OK聲

  再往上走一陣子,碰到一座山神廟,挺乾淨的,但看來又不像常有人來,吉米好奇地跳來跳去四處偵查,在此處休息了一會兒再往上走,山路即變得更原始了,大大小小的石塊橫恆路中,時有道路破碎的情形,加上大樹遮天,水氣無法蒸發,地面潮溼,走起來特別小心,過了幾個陡坡就到了小粗坑山的制高點,往下看正好可以看到九份及對面的基隆山,再加上兩旁高及成人的芒草,美的咧!

{###_dylanc98/1/1866066033.jpg_###}
終於到達山頂

{###_dylanc98/1/1866066027.jpg_###}
後面那座山就是基隆山,山下的聚落就是讓候孝賢大導演心痛的九份小鎮了

{###_dylanc98/1/1866066028.jpg_###}
風景太美了,大家心曠神怡地蹲坐在地上觀賞兼休息

  從山頂如再往下可以抵達九份的頌德公園,原本想走到九份逛逛、吃吃東西,但因為天氣一直忽晴忽雨,怕回程時山路更加溼滑,決定往回走,再開車去九份玩耍。

  下了山後,阿亮要把拔和馬麻履行諾言,讓他下去溪谷玩,但找了半天找不到下去的路,只好開車去龍門公園下去海邊玩玩。

{###_dylanc98/1/1866066030.jpg_###}
阿亮到海邊玩了一會兒水才甘心,但好景不常,在水邊跌了一跤

{###_dylanc98/1/1866066031.jpg_###}
天氣不穩,天上雲層詭譎不定,有趣

  玩了水後,要去九份,怕塞車,特地從金瓜石繞過去,由於已近黃昏,下車的車潮甚多,快到九份時還是塞到了,看到第一個停車場立刻停車,往下走了大約五分鐘到達老街,天啊!人山人海都不足以形容那人潮,我們簡直是被推進去的,想吃個竽圓豆花,稍一猶豫,就被擠向前,無法回頭買了,後來在排隊買一家很有名的竽稞巧時(忘了店名),下起大雨了,馬麻就是非買到不可,排了大約十分鐘,買到時把拔和阿亮與吉米已不知被擠到哪兒了,趕快電話聯繫,從店旁的小路鑽出去(人太多了,完全不可能從老街走出去),大家都被淋得溼淋淋的,繞上去後,馬麻還是不屈不撓地再擠進去買了芋圓豆花帶上車吃,令把拔嘆為觀止,就這麼結束了愉快的行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ylan 的頭像
    dylan

    dylan家的快樂生活

    dy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