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7月22日星期三,天氣晴轉陰。
早上看了日偏蝕,下午也要出去走走的啦!今天要去走台北縣的菁桐古道。菁桐古道是先民往來菁桐坑與水返腳(今汐止)的古道,菁桐尚未開採煤礦前,住民就是種植大菁,所以稱菁桐,開採煤礦後再加(坑);平溪群峰阻隔,清朝時期水返腳人翻山越嶺、跋涉山林,入山菁桐坑墾荒落戶,菁桐古道即為居民來往平溪、汐止兩地,挑扁擔運送大青、薯榔、糧食等物資,而踏踩出來的一山林小徑,距今已有百年以上歷史了。
我們從中山高汐止交流道下去,接新台5線後,再右轉汐平公路,到達在汐平公路約4公里處最高點的磐石嶺(名稱由來是這兒原本有塊大石,先民往來汐止、平溪,必須經過此處,盤石而過,故名「盤石嶺」),左側有一高起之土地公廟-福興宮,斜對面就是菁桐古道的入口。
福興宮(斜對面就是古道的入口)
我們在附近的路邊空地停好車後,走回古道入口,初入古道,路還蠻寛的,根據查得的資料,是因為日據時代此處是保甲路,為利馬匹行走而拓建,以便維護治安,直到前方的肉板峠(這裡是一處險隘,日據時代為治安維護的一處隘口),道路開始縮小,回復山徑的大小。
菁桐古道入口
菁桐古道入口標示全長2.7公里
古道入口處有一塊大石頭,上書:「菁桐古道」
導覽圖
古道剛開始還蠻寛的
肉板峠
再往內走,開始綠蔭遮天,地上十分潮溼,約10分鐘後來到一個岔路,左右均可通往石筍尖(平溪三尖之一,可由菁桐古道上爬),另有一指標向右指示往菁桐古道,所以我們就往右上行,上行的路似乎久未有人通行,長草已蔓掩了路徑,我們得撥草而行,上行約200尺即達頂點,接下來是一連串的下坡路段,雖曰下坡,但可不太好走,路由大大小小的天然石塊堆積而成,石上長滿青苔,非常溼滑,路旁時有山澗相伴,有時路邊會有沙包排砌在溝旁,似乎是鄉公所所做的水土保持。
岔路口的標示
往上的路幾乎被草掩没
看來很少人走的山徑
石塊堆成的石階上長滿了青苔,很溼滑
路上有時會有沙袋鋪在地上,似乎是避免土石崩塌
後方裸露的山就是石筍尖,聽說最後一段須攀繩而上(山友行話:吊麵線)
從另一個方向看石筍尖
從右行上坡後,最讓人痛苦的,是沿路大片大片的蜘蛛網,尤其網上讓人望而生畏的色彩斑爛的大蜘蛛,每每讓馬麻全身發麻。其實一開始走這條古道,就發現地上有很多手指粗細的小洞,起先以為是蟬的幼蟲鑽出時的洞,但沒看過密度如此密的洞穴,後來才發現應該是某種土蜂的洞穴,走在路上時時都有蜂飛在四周,不止地下,抬頭望向樹梢,也時時發現蜂巢,馬麻看得雞母皮直起,後來干脆來個眼不見為淨,低著頭走路,免的一直擔心蜂吻。看起來這條古道真的很少人走,整座山充滿了各式蟲類,走到後來,馬麻已被嚇得快麻痺了,只能阿Q地告訴自己不要去想,不要去看就沒事了。
古道內的地上有許多小洞,推測應是土峰的窩
這條下坡的石塊路以「之」字狀彎來拐去的,路很小,僅容一人通過,有時會有大石塊擋路,須從石縫中穿過,走到末端變成碎石小徑,接著就到達「魔神仔洞」,「魔神仔洞」是以往平溪地區煤礦運煤台車的隧道,吉米在洞前探頭探腦地想鑽進去看看,但把拔可能因為洞名聯想到裏面可能真有魔神仔,神色緊張地厲聲把牠叫回來,同時怱怱地把大家帶離。
魔神仔洞
過了「魔神仔洞」沒一會兒,原始路面結束,接下去是以花崗石塊鋪設的平整路面,往下通往菁桐,往另一邊的上方因無標示,不知通往何方,但以方向判斷,應是通往竹筍尖。
進入人工鋪設的路段
人丄鋪成的石階
走在人工步道上就輕鬆多了,兩旁的植物仍是十分繁茂,路旁有一座大水塔,水塔接了黑色的水管一路往下,可能是山下居民引山泉使用的管路。我們順著步道很快地就走到一座水泥橋,上面標示著:「依林橋」,也不知是真的名字,還是某個蔡依林的粉絲私自為它命名的,橋上排了許多的水管,其中有一條水管可以打開,我們就趁機洗了洗手。
「依林橋」橋名很偶像
走到這條「依林橋」時,已可隱約感覺快到山下,向下沒5分鐘,又是一條岔路,往右的一條已然荒蕪,似乎是通往薯榔尖(另一座平溪三尖)的,往左下的水泥石階走到盡頭(約5分鐘),是一條小溪,上面立著一座造型奇特的橋,與其說是橋,倒不如說像是幾塊水泥做成的積木立在小溪上方讓人通行。
快到菁桐時古道上的指示標誌
石階盡頭旁有一大片地瓜葉田
造型奇特的橋(像積木)
我們在此休息了一會兒,把拔和吉米還繞下小溪邊探了一下,再往前走,約50公尺,我們走出古道了,出口處是一處廣場,另一邊有一山道往上,應是往石筍尖的另一處入口。
把拔和吉米繞到小溪旁探查
古道在菁桐端的入口
把拔想繼續往下走到菁桐車站,但阿亮不想走了,馬麻看了看時間,考慮回程是向上走,怕阿亮走的拖拖拉拉的,等天黑就不好走了,於是決定讓把拔帶著吉米向下繼續走,馬麻則帶著阿亮先往回走。
菁桐的建築物有濃濃的日式風味
往回走時,因是上坡,走得慢,這才發現路邊長了不少的野薑花,雖因今年天氣炎熱怪異開花情形沒有往年旺盛,但仍是傳來撲鼻的清香,令人心曠神怡。走著走著無意間又發現路旁樹上一隻樹蛙倒掛在樹枝上,十分有趣,這裏還真是小動物的天堂呢!
古道山景原始
過了「依林橋」沒多久,吉米衝上來了,等到把拔也走上來,才知道因為往菁桐車站的路上有2隻粗壯的惡犬擋路,把拔怕吉米吃虧,只好回頭。
走完人工步道後還算清鬆,進入原始步道後才是痛苦的開始,我們難得走這種先甘後苦(先下坡再上坡)的山路,尤其是阿亮,一路哀嚎,到最後已不再相信馬麻口中的「快到了」,或是「保證是最後一道坡了」等等安慰他的話,而事實上,古道往上的坡道也真是蠻陡、蠻長的,需要幾分毅力。
上下坡度還挺陡的
原始山道十分崎嶇
天氣真是悶熱,汗水一直泊泊而下,把拔甚至耍寶用手扭衣服上的汗水,可見失水之多。好不容易我們趕在天黑之前回到汐平公路上的入口,但天色也已黯下,福興宮前的燈火已點燃,太陽掛在天邊被幾抺雲半遮著,上了車,往回家的路開去了。
夕陽西下
今天看了日偏蝕,又走了一趟貨真價實的古道,玩的真過癮。

樹上長滿了樹子,不知是不是破布子

山上許多樹都從中間轉彎,蠻奇特的
)